象山的渔家信仰
天门都督:海上保护、渔港保护、渔商保护之神。传始于唐贞观年间,对此宋《四明图经》有记,比象山立县(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)要早近百年。天门都督因石浦东门汉时称天台山脉宁海之东面,临大海而得名天门。天门有神,有督,有庙。古渔家、古渔商过往则祀祷牲礼于神,甚是灵验。有贞观(627—649)会稽人金林,永徽(650—655)越州人蔡藏海上遇难,受天门之神保佑免祸佚事记载。庙又称祚圣庙,俗称东门庙,庙在石浦东门,建庙肯定早于唐贞观之前。南宋皇帝赵构于建炎四年(1130年),题“祚圣庙”一额。古庙已废,古额无存,遗址尚有,今庙1982年原址重修。
海龙王:渔民信奉海龙王,或称其能风平浪静,或称其能兴风作浪。凡渔民出海捕鱼,均得请龙王上船,在船头摆上鱼、、肉等祭品,以食物酒水作祭,有将祭品丢入海中,祈告保佑平安,当地人又俗称其为拜船龙。旧各乡有龙王庙(农家求龙王施风调雨顺),石浦蛟龙村有龙圣庙,而石浦渔区却少见龙王庙,仅渔家喜用令箭代奉海龙王上船也。
祭小海:渔民对岛礁海囗水道神明的一种信仰。与拜船龙程式相似,所不同的是,拜船龙是在本村码头停舶之船,祭小海是在海上行进途中。抲鱼人认为,海上万物皆有神灵,特别经过岀事岛碓水道,小海必祭。
鱼师大帝:海上保护男神鱼师大帝,因事起综合传说。海洋渔民认为,鱼师爷掌管海洋渔事兴衰,阴阳同理,必得立庙祭祀。其实“鱼师”一名,《辞源》说有多种含义:一是古代撑渔官,二为鸟名,三为鱼名。而鱼师为渔业撑官者,从《三国志》中便可找到一位叫孟仁的,正是三国时代的撑渔官,有称“监鱼梁”是也。传说至明清还有该职。顺理成章,讲到当今海洋渔业水产局干部,称其撑渔官员也不为过,可见渔民很崇撑渔之官。更有传说,鱼师能亲自帮渔民上船去海洋听鱼、观鱼,指引渔人捕鱼,此善举则更应称道。大帝有庙,称鱼师庙,沿海建有,庙数不多。巧合的是象山石浦、温岭石塘各有一鱼师庙,大陈岛亦有。 另象山爵溪港门有“渔师娘娘庙”,今废。石浦鱼师庙在延昌二湾头,即原象山渔港招待所后背山坡,“文革”时建此象山县革命委员会渔港招待所被废。今渔民在邻近山岗又筑一间小庙祀之,实则是石浦海洋渔文化一殇。惜附近却建有宏伟“渔师禅寺”一座,小编以为其应不得归入渔文化之列,而是佛教的兴事吧。(详见《渔家方言》·拜江猪)
白鹤大帝:海上保护男神白鹤大帝。帝原自东汉,事起浙江金华人赵炳。赵炳是位道士、医学家,慈善家。因时役前往浙东行医被人陷 害抛尸灵江,漂在浙江临海白鹤山灵江河段升天,故称白鹤大帝。白鹤大帝在水升天,民众以为能夠保护海洋平安、海塘平安,据传每逄台风海啸大帝护海护塘十分灵验。浙东多白鹤庙,据《象山县志》、《南田县志》,泛石浦渔港(含南田高塘)地区就有石浦横峙、高塘鱼潭等白鹤庙9座。《象山县志》载,象山全境有白鹤庙31座(不含旧南田县),今大多败落。象山上乡也有以白鹤庙名义扩建成佛教之“白鹤禅寺”, 编者感受同“渔师禅寺”条。
天妃娘娘:亦称妈祖娘娘、天后娘娘、娘娘太。海上保护女神天妃娘娘,原自宋代,起事福建泉州人林默。林默是位渔家少女,因护民有功,护海升天,经历代帝皇加封和民众广泛信奉,终成娘娘。象山渔民广信天妃女神,凡出海渔民,必到天妃宫许愿,请娘娘太保佑海上平安,金银满仓。更有信者将庙中海龙王、千里眼、顺风耳(实则一支三角红布令箭)一并请上渔船供奉。各渔埠、渔村大多建有天妃宫、娘娘庙,象山县有天妃宫33座,直呼妈祖庙(殿)者另有3座。泛石浦港地区各渔村有天妃宫16座,今都香火不绝。也有本土学者严肃地认为象山天妃决非妈祖,而是北宋宫女寇珠(为保太子而负冤献身者)。不然何以象山天妃宫都禁演寇珠为主角的血腥越剧《狸猫換太子》乎?林默、寇珠同是北宋天大好人,百姓今日认同两神合一保佑阿拉,那个天妃,历史上叫错也就叫错吧。
如意娘娘:海上保护女神如意娘娘,原自清代。因事起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渔山岛渔家少女如意跳海殉父传说,如意姑娘演化为如意娘娘,是象山县独有的渔山人民始创女神。1955年1月18日,中共决定围歼浙东海岛之国民党守军(舟山业己解放)。中共共总指挥是华东军区参谋长、浙江军区司令员、第七兵团司令员张爱萍,国民党大陈守备司令是胡宗南。我军经分析先行解决大陈前沿一江山岛, 国民党一江山岛守备司令王生明。前夜(1月17日),解放军188艘登陆艇隐避石浦港,夺岛部队由20军178团179团组成,部队白天从宁波穿山我军训练基地前进至石浦港岀发陈地(遍驻石浦、横峙、金高椅一线)。在石浦补足绐养,并举行战斗誓师大会,有文盲战士王必和者,在石浦硬抄团长五字,写下了“光荣为祖国”血书,可见解放军战前之高涨斗志。部队在接受张爱萍司令员全港战前视察后,下午5时从石浦港各岀海门头齐发,拂晓4时进入一江山前沿进攻阵地头门岛北侧海域。18日上午8时,我184架战机、12个连队百多门榴弹岸炮齐轰,万倾炸弹直下一江山岛,一江岛礁一片血红火海。下午2时29分,陆军突击队(旂手在此),我军朝鲜战场英雄连,178团2营5连率先向一江山203高地发起攻击,随后陆军大举夺岛,激战三天全一江山岛解放。共歼敌1086人(毙王生明以下519人,俘567人),我军牺牲393人。一江山战役是我军首次海、陆、空协同之战,此役谋划数年,实训半年,推演细密,一举战胜,也是国共在大陆的最后一战。一江山失守台湾大惊,2月2日,老蒋急令小蔣经国飞往大陈,以决对策。之后的2月8日,国民党决定实施全线撤退的《金刚行动》,历4天,全数国军及万多大阵、渔山岛民,与如意娘娘菩萨一同迁台。可以说,自此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陈岛仍打着“浙江”、“温岭”、“玉环” 等旂号的旧党政人员的撤台,“民国”已最后丢失了大陆。至2月12日,撤退计划完成,最终人神同行,都去往了台湾。一场惨烈战争的国共战争,演变岀了民间信俗奇巧大迁移的双向历史事件,这是何种使然?今海峡两岸之象山石浦人民与台湾台东人民同奉如意信俗,同拜如意娘娘,如此年复一年,己七十年有余,而且还必将代代延续。国共内战必将终结,象山如意信俗却因战走红,和平大于战争,这是人民信仰力量所使呀。记住这场战争就是记住了如意娘娘,历史理当这般铭记。今如意娘娘庙全国共有三座,一在北渔山本岛,称娘娘庙,是该神祖庙,清代建成,1958年台风倒废,1990年同岛异地同名重建;一在石浦东门岛,2011年新建,称海神庙;一在台湾台东富岗新村(小石浦),1966年建成,称“海神庙”。石浦—富岗如意信俗”2008年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(详见《渔家人物》·柯位林,《渔家文献》·如意碑赋)
宋皇爷:又一象山石浦渔区特有的海洋庙神。此宋皇爷,当指南宋末代(第九位)七岁小皇帝赵昺,幼帝年号祥兴,在位二年(1278年至1279年)。传宋人因元兵追赶,一干人马岀临安(今杭州)经福建广东逃生至悬海之岛崖山(今广东新会南50公里崖门镇,现已连陸)躱避国难。1279年3月19日,“崖山海战”暴发。宋兵以千多战船结集死守崖山洋面,元兵水军追至设计火烧宋兵战船,宋军投兵民二十余万(其实半数以上为文官百姓),元军只有二万余人(全为精兵)。激战十余天后,元军(主师为宋军降将张弘范)计谋多端,以少胜多,宋军(主师太傅张世杰,犯了固守)失策,海战大败。据记載:战败,有大臣、太监,尚书、学士,妃子、宫女,百官、下人,战将、士卒,随属、百姓,挤在自已铁链结群的千条宋船之上无路可退,只得先后纷纷弃船跳海自尽,可说全套南宋皇朝精英班子及随行臣民整体殉国。战死淹死,尸有十万,血染苍海,令人毛骨,军中小皇帝赵昺被吓得大哭。老臣左丞相陸秀夫先以利剑相逼妻儿跳海,再肩背七岁小皇负皇印跳海同尽,遂后杨太后投海殉国,主帅张世杰投海殉国,南宋皇朝就此完全覆灭。历史评价此海战极为惨烈,可比后来“甲午海战”, 早先有先人称之“崖山之后无中国”是也。在此决战南宋生死存亡海战进行时,元军竟让早一年(1278年)在广东海丰五坡岭被俘的右丞相文天祥居元战船覌战,文天祥痛恨至极,遂在元战船上作《过零丁洋》诗一首,留下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”历史名句。文四年后在元大都(今北京)被杀。之后传说小皇帝赵昺的小龙袍小绣鞋竟会飘流至象山石浦昌国沙滩(也有可能),民众当即捞起衣物,在海边山坡筑起小宋皇的衣冠之冢。上世纪七十年代有老人说,冡在今中国渔村进门右侧山坡,方形有墙,今巳全废。再之后,近村得名象山宋皇城村,沙滩得名象山皇城沙滩,庙宇得名象山宋皇庙(一在延昌,一在兰家,一在平岩,一在阳明山庄,一在司前,一在南岙,一在漩潭)。有趣的是渔家祭祀的各宋皇庙,拜的却是白胡子老宋皇,而不是年幼之小小宋皇,可见此传说也许不太认真,似是而非。大概是象山宋代遗民借题发挥,怀念宋代皇朝吧。有报导称,深圳市确有赵昺之“宋小帝陵” 墓冢,这不失是石浦与广东的历史文化上的真实呼应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