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山的海洋灯塔
渔山灯塔:置于北渔山巅海拔103.6米处,铁铸,白色圆形,高16.9米,直径4米,燃煤油,清光绪二十一年(1895)建。光强9.4万烛力,宣统二年(1910),改置白炽纱灯罩增至30.9万烛力。民国16年(1927),改为自然式灯罩,光强达89万烛力,射程26海里。抗战爆发,灯塔被日军霸占。民国33年(1944),美机炸日军时被毁。民国36年(1947),上海海关派技师史瑞昌等指导重建。1955年2月,国民党军队逃往台湾时灯塔被毁。1986年重建。
东门岛灯塔:在在东门岛门头岬角,民国4年(1915),里人任筱和、筱孚兄弟买山建造。采用瑞典阿格公司乙炔灯,因操作不当,灯器烧毁,改用汽灯。后又因塔内贮藏煤油,失慎再付,一炬。
民国8年,任氏兄弟复与延昌纪子庚(字传长)集资重建。其式样仿渔山灯塔,圆筒形共三层,由白色圆形砖石砌成,高8米余,仍汽灯照明,由海关接济煤油。玻璃柱子加粗至100毫米,东首一柱恰对航道中一暗礁,船员不见灯光,即知为航道险区。塔旁立有碑,碑刻光绪二十一年黄岩榜眼喻长霖撰并书的《象山东门岛灯塔记》。(详见《渔家文献》·象山东门岛灯塔记) |